Nvidia Shield開箱 + 體驗分享

本帖最後由 雷俊 於 2013-11-4 12:22 編輯

前言

由最初Nvidia Shield的設計傳出,小弟已經十分留意這台電玩遊戲機。不論外形還是功能,Shield都有著與眾不同的設計,讓小弟一直很希望可以一試這台劃時代的電玩平台。當小弟知道HKEPC舉辦這次試玩活動,就第一時間申請借用Shield,也有幸成為第一位能借用的會員 XD 。在些感謝HKEPC和NVIDIA借出Shield,讓小弟可以親身感受Shield所帶來,對電玩的全新體驗。

由於小弟不是重度的機迷(只會在空餘時間玩小量遊戲),這篇分享文主要分享Shield如何融入在生活當中。

開箱
IMG_7970.jpg
2013-10-31 18:55

IMG_7969.jpg
2013-10-31 18:55

Shield的包括保持Nvidia風格,有著深色的主色加上鮮明的"Nivida綠"陪襯。動用美術刀把穩固的封條界斷後,第一眼出現的就是沉睡中的猛獸,Shield本體(在此溫馨提示一下,雖然Nivida在包裝時已經用心地加了一條透明膠帶固定一下機身,但還是請各用家先分清盒子的正面,無謂增加心臟的負擔)。
IMG_7977.jpg
2013-10-31 18:55

配件分面,盒內附有USB線和二腳的USB電源。香港的用家不用擔心,Nivida早已準備了另外一個香港適用的三腳USB電源,也沒有收回外國適用的兩腳電源。
IMG_7981.jpg
2013-10-31 18:55


IMG_7990.jpg
2013-10-31 18:55

IMG_7988.jpg
2013-10-31 18:55

IMG_7991.jpg
2013-10-31 18:55

IMG_8001.jpg
2013-10-31 18:57

Shield外型早已宣示自己是為遊戲而生,看起來像一隻家用遊戲機的手掣,拿上手時手感極好,完全不用花時間習慣,在便攜遊戲機中比較罕見,也是便攜遊戲機難以做到這種手感。翻開面蓋後就能見到5寸的屏幕。小弟喜歡這種翻開屏幕的設計,在遊戲時不用刻意改變自己手腕的角度來改變視角,帶來最舒適的感覺。另外Shield有著十分流線的外型,加上前後的氣孔像是跑車的進口/排氣口,有著吸引眼目的視覺。Shield配備了micro-USB (帶有OTG功能),Mini-HDMI輸出及Micro-SD插口,擴充能力豐富,而電池用上內置設計,較為可惜。

功能方面,Shield和別家的便攜遊戲機不同的是它不是使用自家編寫的系統,而是用上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常用的安卓(Android)系統,再加以客制化。因著這個原因,Shield可以執行(和能玩有點分別,下文解釋)Android的遊戲,也不用花太多資源開發自家的系統。另外用上Android使Shield的用家不在遊戲時可以有非常豐富的多媒體體驗。Shield用上Tegra 4四核心處理器,配合2GB的記憶體,使Shield的性能更勝市場上的旗艦手機。小弟用Shield和Note 3跑過安兔兔,Shield的得分接近40000分,更勝Note 3的30000分。
Screenshot_2013-10-21-00-38-05.jpg
2013-10-31 18:58


在我眼中看重的不只是數字上的性能,而是Shield能帶給我的遊戲體驗。小弟在試用期間試玩了細隻Android發表的遊戲,分別是跟機已經安裝的Sonic 4 Episode II THD,還有Skiing Fred和GTA Vice City。在頭兩隻遊戲已經感受到Shield帶實體Game Pad的好處,第一是屏幕不再顯示礙眼的虛擬按鍵,用上實體按鍵使超音鼠的跳躍動作有更好的掌握。另外Skiing Fred能體會Analog Stick的好處,不至因按鍵而使遊戲中Fred有過大的轉向。事實上這些遊戲都是為Shield優化而設,Android的優化遊戲清單可參考Nvidia網站(按我或使用專為Shield而設的平台(在Shield上按中間的Nivida Logo)。畫質方面更是一絕,歸功於這片5寸達Retina級數的屏幕,顏色鮮豔,解像度高,比S家和N家的便攜遊戲機有更高的質素。
Screenshot_2013-10-21-00-22-34.jpg
2013-10-31 19:30

Screenshot_2013-10-20-23-49-04.jpg
2013-10-31 19:30


小弟一般比較少玩智能手機的遊戲,原因是這些遊戲故事性短,而畫質一般較差。而GTA Vice City是從PC 數年前的同名作移植到Android平台上,正好測試Shield是否適合作長時間遊玩。結果沒有令我失望,Shield像家用遊戲機手掣的設計使遊玩過程變得簡單和容易掌握。另外不得不歸功於Tegra 4的四核心處理器,在這三隻遊戲的遊戲過程完全沒有半點遲疑的感覺,非常順暢。
Screenshot_2013-10-21-00-17-33.jpg
2013-10-31 19:30


至於沒有為Shield優化的普通遊戲,一般都沒有執行上的問題,但有一點要注意,就是以直向而設的遊戲(如Temple Run),雖然能執行,但玩起來時受制於機身的設計,使本人感覺不能玩... 這一點有點兒是非戰之罪,像是雞蛋中要挑骨頭。

至於PC Games在Shield上串流遊玩的功能,小弟在短短的測試日子沒有詳情進行測試。至於支援的遊戲可以參考Nvidia的網站(用力按我),而電腦也有一定的要求,如顯卡要用上GTX650或以上等級,也暫不支持Notebook平台。

感想

1) 除遊戲以外
小弟想著墨更多在感想方面。首先小弟過往擁有過S家及N家的便攜遊戲機,但有著一個同通點,就是當沒有自己感興趣的遊戲時,遊戲機也同時被打進冷宮。而Shield比別家便攜遊戲機不同的是,Shield身兼智能平板(或智能多媒體裝置)的角色。運行Android使Shield用作上網,上社交平台,看電影等都非常方便,也不用擔心機能差而播片的問題。另外Shield可以不用支架就使屏幕站立在檯面。另外Shield的一對揚聲器非常有水準,聲音夠大又有強烈的立體感。小弟在這段期間追了不少電視劇,感覺很爽就是 XD。
IMG_8007.jpg
2013-10-31 20:02


另外不得不提是Shield不在遊戲時,右邊遙桿可以操按鼠標,解決Touch Screen不太方便操作的缺點,在上網是也能作精確的點擊操作。
Screenshot_2013-10-21-00-23-44.jpg
2013-10-31 20:02



2. 跨平台的電玩設備

Shield做到了跨越家中電玩(PC Games),便攜電玩(Portable Games), 甚至是智能手機的遊戲。不單如此,Shield還把遊戲帶進任何地方,包括廁所或是睡床。小弟剛畢業後進入職場,往往都因為放工後已經十分疲倦而甚少使用電腦玩遊戲。Shield的方便可以使我在疲倦的工作中得到解放。

結語

Shield作為新一代的產品,無論在外形和性能方便都交足功課。以不到2600元的售價就有著頂級的效能。可是要開拓一個新市場並不容易,Shield所面對的困難相信是需要更多遊戲商的支持,需要更多遊戲大作來吸引更多用家,特別是安卓平台的遊戲。

Shield在軟硬件的設計上絕對交足功課,但也有一點改進的地方。在硬件方面如果屏幕能對直屏作出支持(如像日本電話般屏幕能作出橫直的轉向),對遊戲的支援必定更廣泛。軟件方面需要遊戲軟開發商的信心,也期望將來有遊戲對shield有更深的支援,如考慮安卓的遊戲部份有對電腦遊戲部份的互動,讓遊戲更深整合到生活當中。